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2023-06-06
2023-02-01
2020-01-15
2020-05-26
2024-03-06
2022-08-03
2025-04-11
2023-08-04
2017-12-27
2020-01-10
医院科室:在神经内科,可用于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辅助治疗;神经外科中,针对脑损伤患者,帮助促进脑部功能恢复;康复理疗科里,助力瘫痪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内科和老年科,用于改善老年人因脑供血不足等引起的不适症状;针灸科结合传统针灸理念,增强治疗效果;精神科对一些因脑部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精神类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眼科对于因脑部神经问题引发的眼部疾病有一定辅助改善效果;小儿科可用于小儿脑部发育相关问题的辅助治疗;急诊科在紧急处理脑部损伤或脑血管意外初期,可借助该仪器改善脑部状况。
家庭护理:对于一些病情稳定,需要持续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可在家庭环境中使用 LF-V 仿生电刺激仪,方便患者随时随地接受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波形优势:采用低频锯齿波、正弦波和三角波作为调制脉冲,这些波形对人体神经系统适应度高,能产生明显的生理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输出波形。
电流类别丰富:具备两种输出电流,用于头部 FN 刺激的脑电仿真低频生物电流,专门针对脑部进行治疗;用于躯体康复锻炼及预防肌肉萎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在躯体治疗方面效果更佳。
刺激小效果好:优选多种仿真生物电流,有效输出电流量小,对皮肤刺激轻微。同时,具有智能活动诱导波及神经递质诱导的超慢波,能提升治疗效果,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技术先进易操作:运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整个治疗过程无创伤,操作简便。
增加脑供血确切:能够无创克服颅骨屏障,在增加脑供血方面效果确切,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治疗处方多样:拥有多种输出治疗处方,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选择,临床应用广泛,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成熟稳定:采用单片机程序技术,使信号发生器在定量、操作、重复性、维护等方面表现出色,保证了仪器性能的稳定可靠。
输出模式针对性强:设有 11 种治疗输出模式,使用者无需对频率、脉宽、电压进行复杂调节,使用方便,针对性强。
通道输出:便携式机型,拥有两组输出,即主极输出及辅极输出。主极采用脑电仿生低频电输出治疗头部,辅极采用低频调制中频电输出治疗肢体。
频率参数:主极基本频率为 23.81Hz、15.87Hz、15.87Hz、11.90Hz;辅极基本频率为 4000Hz。
电流参数:主极电流峰值≤20mAp-p,辅极电流峰值≤40mAp-p。输出开路时,输出电压峰值 V≤100v。且具有恒流输出特性,在改变负载试验中的允许误差的值不大于 15%。
强度调节:治疗强度显示及设定范围为主 1 - 80,辅 1 - 90 可调,调节步长为 1,采用数字式显示方式;治疗强度分 10 档适时动态显示。主极有效电流强度≤3mA。
频谱范围:频谱范围为 0 - 4.6KHz,频率主谱线范围 1Hz - 4KHz。
定时功能:定时精度为定时 1min - 30min,误差不大于 ±5%。
工作时长:连续工作时间大于 8h。
适用人群:适用于成人及儿童使用。
电源要求:工作电源为交流电压 220V±10%,频率(50±1)Hz。
安全标准:电气安全指标达国家医用电气设备 II 类标准,BF 型。
准备工作:连接好主机与电源线,确保电源供应正常。根据治疗部位准备好相应电极,如用于头部的皮肤电极,将其与主机输出线连接。
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输出模式(共 11 种)。如需调节治疗强度,可通过主机上的调节按钮,按照主极 1 - 80、辅极 1 - 90 的范围进行调节,调节步长为 1。设置定时时间,范围在 1min - 30min 之间。
电极放置:头部治疗时,将电极准确粘贴在两耳侧乳突、太阳穴或风池穴部位的表皮;若进行肢体治疗,将相应电极放置在合适的肢体部位。确保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以保证电流有效传导。
开始治疗:一切准备就绪后,按下主机上的启动按钮,仪器开始输出设定的电流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进行相应处理。
治疗结束:治疗时间结束后,仪器自动停止工作。先取下电极,然后关闭主机电源,整理好仪器及相关配件。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2004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苏械注准20172090105
产品咨询